李克强:不会让经济运行滑出合理区间

2019-03-16 07:50 新京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李克强:不会让经济运行滑出合理区间

3月1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随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采访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

在谈及中国经济运行情况时,李克强表示,中国适度调低增速预期目标,用的是区间调控的方式,既和去年经济增速相衔接,也表明我们不会让经济运行滑出合理的区间。

宏观经济

中国经济始终是世界经济的稳定锚

路透社记者:

今年中国将进一步放宽货币条件、进一步减税降费,还要加大基础设施投资。请问,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是否比之前预想的更为严重?如果经济放缓持续,中国是否会采取更有力的举措?

李克强:

中国经济确实遇到了新的下行压力,中国适度调低增速预期目标,用的是区间调控的方式。既和去年经济增速相衔接,也表明不会让经济运行滑出合理的区间,可以说给市场发出的是稳定的信号。

面对新的下行压力,要有有力举措。一种办法是搞量化宽松,超发货币、大规模提高赤字率,所谓“大水漫灌”,萝卜快了不洗泥,一时可能有效,但会带来后遗症,所以不可取。我们还是要坚持通过激发市场活力,来顶住下行压力。

中国市场主体已超过1亿户,把他们的活力激发出来,这个力量是难以估量的,我们还是要政贵有恒,继续推进减税降费、简政,培育新动能、放宽市场准入,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等一系列的措施,为市场松绑、为企业腾位、为百姓解忧。把他们的创造力释放出来,我们一定能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而且推动高质量发展。

今年不确定的因素不少,我们留有了政策空间。比如今年提高赤字率0.2个百分点,没有超过国际上说的3%的警戒线。而且我们还可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数量型或价格型工具,这不是放松银根,而是让实体经济更有效得到支持。不管发生什么新情况,我们都会立足当前、兼顾长远,保持中国经济稳定,保持中国经济长期向好趋势不变。中国经济会始终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稳定之锚。

减税降费

4月1日减增值税5月1日降社保费率

财新周刊记者:

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的举措,不少企业家反映企业税收依然很重,今年政府部署了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您认为企业能得到实惠吗?财政可持续吗?

李克强:

近几年我们利用营改增等载体,平均每年给企业减税降费1万亿元,三年3万亿元,减税规模是比较大的。今年下决心要进行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把增值税和单位社保缴费率降下来,减税降费红利近2万亿元。这是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的一个关键性举措。这样做有利于公平,因为按照规则各类所有制企业普遍能从减税中受惠,而且政策效率很高。4月1日就要减增值税,5月1日就要降社保费率。

今年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是一项重大改革和重要抉择。之前我们反复测算,有多种方案,一种是今后几年每年把增值税率降1%,但在当前情况下企业可能感受不深。所以我们下决心把占增值税总量近60%的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率明显降低3%。把建筑业等部分行业降1%。并对所有中小微企业实行普惠性减税,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对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率,我们还明确,可以从原规定的20%降到16%。

这样做财政可持续吗?我们认真算过账,给制造业等基础行业、给带动就业面最大的中小企业明显减税,实际上是“放水养鱼”、培育财源。从趋势看,应该给实体经济、给企业让利,让他们在国民收入分配蛋糕中的比例更大,这样能更多带动就业,让就业人群增加收入。

改善民生

养老服务、托幼服务困难较突出

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网记者:

近几年中国政府一直在着力改善民生,但是在民生领域也会听到一些抱怨。明年就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了,除了脱贫之外,民生领域我们能有哪些实实在在的期待?

李克强:

民生本身就是天大的事情,要做的事情很多。我们要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持续改善民生,抓住民生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一件一件去做。现在大数据显示,“一老一小”的问题,就是养老服务、托幼服务有困难。

如果按60岁以上的算,现在中国老龄人口近2.5亿人,6岁以下儿童有上亿人,他们的服务问题涉及绝大多数家庭,但是我们这方面的服务供给不足。全面实施两孩政策以后,托幼难更突出了。养老机构现在能提供的服务,每百人只有3个床位,有的大城市统计,(老人)可能要90岁以后才能等到养老床位。我到一些地方调研,发现已经有好的经验,就是重点发展社区养老托幼服务,这样可以做到就近可及、普惠公平,只要安全可靠,大家是欢迎的。

所以,还是要创新机制,对接群众需求,发挥社会力量作用,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比如提供公租房,让那些从事助餐助行、日间照料、康复、老年大学等的社会力量免费使用,还可以给予水电气费用减免,可以减税免税,因为他们实际上也是帮政府共同解决民生之难。社区工作人员、政府的有关部门要保障公平准入,把主要的力量放在公正监管上,确保这些服务是安全可靠的,对那些违规的要坚决逐出市场,让老人、孩子、家庭都放心安心。

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在曲折中前行的大势不会变

彭博新闻社记者:

过去几个月关于中美关系的报道多数集中在贸易,以及中美两国是否能达成有关协议上。您如何看待现在的中美关系?在技术问题上,中国政府是否会迫使中国的有关企业帮助其监视他国?

李克强:

中美建交40年来,两国关系可以说是一直向前,取得了丰硕成果。在这个过程当中曲折不断、风云变幻,但是向前走的大趋势没有改变。因为中美两国之间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我们的共同利益是远大于分歧的。中美之间保持稳定的双边关系,不仅有利于双方,也有利于世界。我认为,在曲折中前行、继续前行这个大趋势是不会、也不应该改变的。

当然,中美关系保持总体稳定的同时,一些矛盾纠纷也经常突出地表现出来。一段时间以来,表现比较突出的是中美经贸摩擦,但是中美双方磋商一直没有停。去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期间,两国元首达成重要共识,现在双方磋商还在继续进行。

中美作为两大经济体,经过几十年来的发展、合作,可以说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想人为地把这两大经济体隔开,那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我们还是应该本着合作比对抗好,相互尊重、平等互利这个原则去推动中美关系,包括经贸关系的发展,这样可以使两国人民从中受惠。对于矛盾和分歧,我们相信,中美两国人民是有智慧、有能力来进行化解管控的,去推动符合世界潮流的中美关系保持稳定并且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保障就业

对大学毕业生、转岗职工等继续保就业

人民日报记者:

去年以来,一些企业存在裁员的情况,有的内外资企业开始向境外转移。也有一些企业反映,他们想招一些合适的技术工人却很难。请问总理,您将采取哪些政策措施来推动这些问题的解决?

李克强: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就业始终是一个巨大压力。我们每年新增城镇就业劳动力1500多万人,未来几年不会减,还要给几百万新进城农民工提供打工机会。今年我们要确保新增城镇就业1100万人以上,实际上我们希望能实现去年的实际规模,也就是1300万人以上的就业。所以,我们把就业优先政策首次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并列为宏观政策,财政和货币政策不管是减税、还是降低实际利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围绕着就业进行的。

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首先是要保就业,不许经济滑出合理区间,就是不让出现失业潮。我们要多措并举,对一些重点人群要继续保障就业,像大学毕业生、复转军人、转岗职工等。还要确保不出现零就业家庭,对那些容纳劳动力比较多的企业要给政策优惠支持。

政府工作报告主要讲了保障城镇新增就业,这里我想特别强调一下农民工就业。中国现有2.8亿多农民工,且每年以百万计的数量在增长。他们是许多产业行业的主力军。我们要善待农民工,不仅要给他们提供打工的机会,而且要保障他们应有的所得。现在不时发生农民工欠薪的问题,我们要立法规,坚决打击那些恶意欠薪的行为,确保农民工打工有机会,而且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医疗保障

今年高血压等慢性病门诊用药入医保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享受不到优质医疗资源的问题还是比较突出,尤其是那些得了大病的患者,家庭承受了沉重的负担。在解决这些问题上,政府还有哪些有效举措?

李克强:

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在我们国家的确存在。这几年来,我们经过努力,不仅建立了向全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障的制度,而且在此基础上,由政府和居民共担,购买大病保险,建立了大病保险的机制,这是可以缓解大病患者特别是困难群众负担的一个重要举措。

去年我们就听到许多关于抗癌药贵的呼声,通过减税等多种办法,让17种抗癌药降价50%以上,而且纳入医保,这让癌症患者特别是困难群众大大减轻了负担。

今年我们还要做两件这方面的事,一是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门诊用药,纳入医保,给予50%的报销,这将惠及我国4亿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二是要降低大病保险的起付线,提升大病保险的报销标准。现在近14亿人都进入大病保险了,要让更多的人、上千万的人能够直接受益,因为我们这个大病保险是有倍数效应的。要看到,我们的医保虽然覆盖全民,但是水平不高,尤其是农民人均年收入不到1.5万元,遇到大病靠自己扛是很难的。所以政府和社会要共同出力,缓解这个民生之痛。没有健康就没有幸福。

对外开放

中国会保持对外开放热土的温度

亚洲新闻台记者:

去年以来,中国政府多次表示,中国将越来越开放。但有评论认为中方缺乏实际行动。外商投资法已经表决通过,有舆论认为这部法律特别加速通过,大部分只是对美国压力的回应,您怎么看?

李克强: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让中国人民普遍受惠,也有利于世界,我们何乐而不为?开放的措施说出去了,当然要兑现。去年一些重大基础产业放开外资投入的股比,有很多重大项目落地了。我们去年利用外资,仍然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中最多的,中国会继续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继续保持对外开放热土的温度。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外商投资法,要用法律手段更好保护外商投资,吸引外商投资。这个法律也是规范政府行为的,要政府依法行政,而且政府要根据这个法律的精神出台一系列法规、文件,保护外商权益,比如信息投诉机制如何公开、透明、有效。

我们要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制度,而且要推出新的负面清单。新推出的负面清单会做减法,而且以后还要逐步做减法,也就是说非禁准入的范围会越来越大。还将修改知识产权法,对侵权行为引入惩罚性赔偿机制,发现一起就要处理一起,要让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无处可遁。当然,我们也希望外国政府公正地看待中国企业和国外企业双方自愿的合作。

今年,对外开放的举措会不断地推、继续地推。中国的开放举措,往往不是一揽子推出来的,每年甚至每季度都在出,回过头来看,积累起来就会带来想象不到的变化。

提振消费

消费还存在着不少堵点和障碍

中国日报记者:

从去年开始,国内消费增速出现了持续下滑的状态,但同时有上亿中国人走出国门到海外消费。请问政府将出台什么措施来进一步提振国内消费?

李克强: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消费出现了增速放缓的趋势。消费和民生可以说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我们需要合理的投资规模和消费增长。当然消费需要有收入支撑,但同时也要看到,我们的消费当中确实还存在着不少堵点和障碍,应该去解决。

比如,这几年公路运输和出行不断增加,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两年内要基本取消省界高速公路收费站,大家都很赞成。

又比如,网络提速降费,这几年我们连续推进,这有利于消费者,也有利于产业发展。今年要在过去的基础上再降费20%。我让有关方面测算,预计将让利1800亿元给消费者。还要求他们必须做到携号转网,这样可以倒逼清理那些不明不白的套餐。

再比如,我们今年要再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10%,这不仅让工业企业受惠,商业企业也同样受益。现在电商有上千万家,6亿多消费用户,电商是24小时营业的,我去看过,他们说计算机耗电的费用压力不小,降低电价就可以让利给消费者,也可以促进产业发展,这是一举多得的事情。其实,消费当中还有很多制度性的堵点应当消除,这可以激发消费的潜力、市场的活力、社会的创造力。我们有关方面要眼中有活,做明白人、办贴心事。

责任编辑:贾玉静(QC0005)  作者:吴为 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