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近东委员:5件提案聚焦大消费大服务

2017-03-06 14:07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5件提案聚焦大消费大服务

千龙-法晚联合报道   全国政协委员、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带5件提案进京参加今年两会,聚焦大消费大服务。提案涉及青年创业、足球青训、国际贸易、大数据管理、税务电子化多个方面,兼顾民生幸福和行业发展两大方向,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在不断延伸。

记者了解到,青年创业方面,张近东建议从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角度,提出创业资源要向三四线城市倾斜;在国际贸易方面,张近东主张突破贸易壁垒,构筑一带一路O2O新通路;眼下中国足球繁荣空前,张近东也在提案中提出了对“足球热”的冷思考;而对于当前大数据的发展和利用,张近东则建议建立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数据管理体系,抢占大数据时代制高点;此外,他还提出推动税务管理全程电子化,呼吁降低企业纳税成本。

1 青创更要关注实业  三四线城市前景更广阔

连续两年关注青创众创发展的张近东委员,今年带来了一份关于《优化政企资源配置 助力青创众创发展》的提案。张近东建议,“围绕政策引导、软硬件提供、社会资金支持以及市场拓展等形成面向三四线城市的专项扶持政策,打造三四线城市创业创新发展的新优势。”

张近东的提案从政府和企业的层面做了分析,他建议地方政府和大型企业协作,借助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扶持优势,以及企业的各项优势资源,共同搭建创业发展平台。

张近东表示:“可以通过政企合作,低成本地为更多创新创业企业提供包括云计算、大数据、财务和法务等方面的基础公共服务。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于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未来,万众创业这个强大的发展新引擎将会加速发力。”

2 加强顶层设计  构建一带一路新渠道

张近东在今年提交的两会提案中,将“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国际贸易问题作为建言献策的重点之一。张近东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为民营企业应对市场新变化,突破贸易壁垒,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提供了新平台,但在流通领域,仍然面临较大阻力。

首先,中国商品缺乏海外发展自主渠道,越来越多的优质商品想走出去,但是缺乏在海外发展的自主平台和渠道,“单一产品线作战”方式,造成企业竞相压价出口,无法形成中国的制造品牌。其次,零售企业海外发展面临众多所在国政策壁垒,包括平台建设、物流网络建设、人才建设等众多贸易壁垒。

所以,面对贸易壁垒,张近东建议,要推动国家顶层设计和政企协同方面的创新发展,政府与企业紧密协同、互联互通,打造海外拓展的战略联盟,从政府战略角度解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零售、物流等相关企业进入的诸多限制,为企业的海外落地扫清不必要的障碍,打通政策瓶颈。此外,围绕物流服务、线上线下零售平台等能够助推国际贸易效率提升和规模化发展的业务能力,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形成专项扶持计划,构筑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O2O新渠道。

3 保障足球青训  市场化扩容职业联赛

目前,中国的职业足球热情高涨,越来越多的顶级足球运动员来到中超赛场,中超转播费也创下了5年80亿的高价。

张近东在今年的提案中提出,要保障青训、扩容完善中超、中甲等各级联赛,给更多人从事足球职业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张近东提交的提案为《市场化扩容职业联赛,社会化繁荣全民足球》,他认为目前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足球发展获得越来越多的重视,联赛逐步繁荣,但这并没有切实解决中国足球群众基础薄弱、青训建设不强等问题,年轻球员在成长的最佳年龄段得不到有效锻炼,压缩了发展空间,不利于中国足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扩大足球人口、保障青训发展才是中国足球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希望。

张近东表示,相比于欧洲联赛,中国在联赛数量和层级上都有着很大的差距,目前中超中甲一共只有32支队伍。在提案中他建议中超应逐步扩容至18-20支球队,中甲扩容至20-22支球队,中乙扩容至40支球队,并建议完善中丙、大学生联赛等业余赛事,建立足球竞技、足球运动和足球爱好人口的金字塔形体系,自上而下引导、自下而上支撑,等比例壮大足球人群,让足球成为更多人的爱好,让足球运动成为更多人的职业和事业,同时保障青少年球员有更多的成长路径,并扩大国家队的选人基础。

物流服务、线上线下零售平台等能够助推国际贸易效率提升和规模化发展的业务能力,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形成专项扶持计划,构筑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O2O新渠道。

4 共建社会化数据体系 发展数字化市场经济

张近东在今年提交的提案中,将大数据的发展建设列为建言献策的重点方向之一,在其计划提交的《共建社会化数据体系 发展数字化市场经济》提案中,他建议,成立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顶层设计,引导全社会实现数据开放共享,并完善管理环节,实现数据价值挖掘与信息保护的健全机制,在大数据时代的国际竞逐中占领制高点。

张近东表示,政府作为数据开放共享的主体,引导企业接入大数据平台,从制度层面,规范数据的采集、加工、流通和应用等全链条,保证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通过标准和规范的制定,提高全社会数据的利用效率,让企业更好地实践用数据服务大众。

与此同时,要进一步的鼓励基于数据开发的大众创业,引导开放数据应用为社会民生服务,形成应用数据大众创业的局面。

5 税收全面电子化 降低企业成本

“今年两会中,关于税务管理,我的提案聚焦点在于如何通过税务工作的创新,降低企业缴税成本,提高经营效率。伴随着互联网技术与企业经营的深度融合,要积极推动纳税工作的创新发展,为企业管理经营降本增效。”张近东表示,税收是经济的晴雨表,是反映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同样是推动企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政策制度。依法纳税、规范纳税是每个企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张近东认为,税务管理全面电子化工作推进速度较慢。就流通行业而言,面向消费者层面的电子发票已经实施多年,但是目前在行业和区域覆盖上仍有许多的空白区域,在执行上缺乏强制性的法律法规的约束;而在采购端,增值税专用发票目前还处于纸质流转和线下认证的阶段,未全面实现电子化。

此外,税务管理的电子化工作并未实现纳税成本的大幅降低。企业在纳税业务的开展中,其成本包括发票购买的直接成本和税务管理成本,目前由于电子化普及覆盖领域仍然较弱,税务电子化为企业带来成本的降低还未大幅度地体现出来。

张近东认为,营改增政策要释放更大的制度力量,关键是应用信息和互联网技术,推进全社会、全流程的税务管理电子化。基于税务电子化工作的创新趋势。

张近东建议,推动税务管理全程电子化,降低税务改革过程中企业技术实施和税收征缴成本,实现企业纳税的降本提效,激发企业发展的新活力。

责任编辑:李若晨(QN0046)  作者:罗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