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之孙朱和平委员批家族式腐败:“家长出问题 害了全家”

2017-03-11 13:46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家长出问题 害了全家”

千龙-法晚联合报道(政协报道组 实习生 杨雪)  朱和平,全国政协委员、空军指挥学院原副院长、朱德元帅的孙子。

作为教育界别委员的朱和平近年来一直关注家风、传统建设,3月9日,他在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家风和家教在中国的意义特别重要,不仅仅是对孩子有教育意义,对成年人仍然有启迪和思考。他还以目前查处的家族式腐败官员为例,强调了家风的重要性。

此外,朱和平同样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到残障儿童身上,表示在建设我国的特殊教育学校的过程中,应该大力发展“医教结合”。

谈特殊学校  “医教结合” 鼓励教员拿双证

法制晚报(以下简称“法晚”):您过去一年的调研重点是什么?

朱和平:去年的调研主要是围绕特殊教育,我去了东北、江西、上海、天津很多地方。

2017年国家启动特殊教育的第二期增强计划,全国政协也安排了特殊教育的双周协商会。按照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在每个30万人口以上的县都应该设立一所特殊教育学校。

特殊教育虽然群体小,但是对我们国家的影响比较大,特别是对教育扶贫。我国的特殊教育难在哪儿?主要在农村,家里只要出现了残疾儿童,绝大多数都是贫苦的。所以特殊教育表面上看是一个教育问题,实际是教育公平的问题,也涉及到教育精准扶贫的问题。

衡量一个国家的教育均衡、公平和水平,并不是看大城市里的优质中小学,而是社会最底层的这些孩子能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法晚:这样的特殊教育学校目前建设情况如何?

朱和平:国家已经投入建成1182所特殊教育学校,但到目前为止,还有600多个30万以上人口的县还没有完全建成特殊教育学校。所以特殊教育的任务还是非常重的。

法晚:建设特殊教育学校都面临哪些难点?

朱和平:特殊教育学校一般规模不大,人数比较少,人口超过30万的县才能建设,现在的特殊教育领域只是解决了有无的问题,但是孩子能不能上好学,质量的问题还亟待提高。

特殊教育之所以特殊,就是因为受教育对象是残疾儿童,残疾儿童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除了学习还需要治疗,包括诊断治疗和康复性治疗。

特殊教育学校的难点在于“医教结合”,现在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的医教结合普遍开展得不错,但是在县一级推广是很难的。

法晚:县一级的特殊教育学校资源有限,怎样才能做好“医教结合”?

朱和平:我的建议是“医教结合”分两步走,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康复师和教师相结合的问题,在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队伍中,大力倡导双师型教员:既有教师证书,又有康复师证书。

同时,调整特殊教育师资的评价标准,鼓励老师拿双证,职称、待遇都要跟上。

另外,我建议国家正在启动的第二批国家特殊教育增强计划,将特殊教育医教结合试点全部放在西部、全部放在农村。特殊教育增强计划是国家专门给教育部的一笔经费,专门支持一些困难的单位、边远地区,所以我建议中央的这笔钱,都花到边远地区、花到农村去。

谈大学教育   应用型高校也该进入“双一流”

法晚:您今年的提案关注哪些方面的内容?

朱和平:主要是建设双一流大学方面的。根据教育部的安排,我们国家开展“双一流”大学建设,今年将开始进入实质性的操作阶段。中国未来双一流大学的建设,融入了市场经济、融入了集体智慧,同时也是开放的系统。

我们要建创新性国家,要完成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关键还是人才。中国在现在的发展阶段,应用型大学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在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时候,不仅要建设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也应该建设一流的应用型大学。

法晚:您的建议是什么?

朱和平:我有三方面的建议,第一,现在应用型院校与研究型院校差距明显,应该实现评建分离。我们现在高等教育的突出问题是应用型大学水平普遍偏低,事实上应用型大学不仅是停留在职业教育。目前,我们研究型人才有博士、硕士、本科,有专家学者提出来,希望建应用型的博士。我建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建设,应纳入到“双一流”建设当中去。

第二,是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和分类指导的问题,长期以来高等院校是纵向管理——按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博士的学历层次来管理,现在要建不同类型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就要有不同类型的标准和政策来引导支持。

第三,在双一流建设中,我们要特别关注补短板的问题。目前,我们最大的短板是应用型人才,所以我们要通过政策的牵引,使高校的布局更加合理,减小地域性差异,同时也希望通过双一流建设把高等教育的缺陷和短板尽快补齐。

法晚:实行不同类型的分类管理会不会增加院校行政管理的负担?

朱和平:所谓的分类管理并不是行政上的分类管理,而是通过指标,评价体系来牵引行业、专业的发展。

谈家风建设   对孩子和成年人都有教育意义

法晚:几年之前您在大学讲座都是和谈家风、谈传统有关,关于家风教育您有什么想说的话?

朱和平:家风和家教在中国的意义特别重要,不仅仅是对孩子有教育意义,对成年人仍然有启迪和思考。中国经常是三代同堂、四代同堂,家风更为重要。

特别是十八大以后,全面从严治党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家族性腐败的人,说明一个家长出问题,影响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家人,不仅害了社会,还害了全家。

家风除了社会功能、思想和文化功能,还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具有传承性。比如我们家的家风:“立德树人、勤俭持家”,其中勤俭持家是我们家祖祖代代传承下来的。祖上是农民,虽然现在我们不是农民了,但勤俭持家还是需要有一种新的方式往下传。

我们国家富裕了以后,还要不要保持我们中国人民勤劳节俭这个优秀的传统?我认为还是需要的。

法晚:作为朱德元帅的后代,您一直很关注革命历史遗迹保护和红色旅游开发,有什么想跟大家分享的故事?

朱和平:我们讲好中国故事是需要平台的,红色旅游是一个很重要的平台,书里的故事和亲身感触是不一样的。革命历史遗迹是活生生的教材,身临其境一看,自己就会受到教育,比看书更有说服力。

红色旅游这方面,我多次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建议,红色文化遗址要成片连线保护才有意义,避免投入不足等问题。

责任编辑:李若晨(QN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