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12日举行记者会,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教育改革发展”相关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在回应“毒跑道”事件时,陈宝生坦承,标准缺失陈旧等多重因素造成了“毒跑道”事件,目前正在制定新标准。
谈“毒跑道”
将修订或新建跑道标准
“招投标都喜欢低价竞标,谁喊价低、报价低谁中标,不是按照标准来办,没有质量意识。”
陈宝生表示,发生“毒跑道”事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跑道建设从材料到工程、设计等没有标准,或者标准非常陈旧。此外,招投标等制度方面也有欠缺。
陈宝生表示,要修订或者新建标准。“这两年我们和有关部门、研究机构合作,对跑道建设的材料、设计、建筑等方面分别制定了标准。这个标准已经经过了充分论证,今年上半年按照标准发布的程序进行适应性调查。”陈宝生说,适应性调查完成之后,标准就要对外公布,将来就按照该标准执行。
此外,招投标制度也将作出修改,不是谁报价低就让谁中标,要按照标准、质量要求来办。今后跑道以及类似的设施,在建设程序上最好搞“代建制”,谁中标谁代建,建完以后“交钥匙”。
谈义务教育
延长义务教育年限还不具备条件
“我国现在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办任何事情都要从这个最大的国情出发,我们不办那些超越发展阶段的事情。”
要不要将9年义务教育延伸至12年?对于近来引起社会热议的这一问题,陈宝生表示,我国现在还不具有这个社会基础、社会共识。部分省区市实行15年免费教育,概念非常明确,这是免费教育,不是义务教育。因为义务教育要通过立法来解决。
在少数民族地区搞免费教育,是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支持。如果其他地方有财力支撑,地方党委政府可以从实际出发,考虑搞免费教育。
谈校园欺凌
设立保安员和法制副校长
“教育部和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等单位进行了综合治理,虽然情况大有好转,但还没有根本消除。”
针对校园欺凌现象,陈宝生谈到了两个概念——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校园欺凌是发生在学生之间的一种失范行为,但不是犯罪。校园暴力是犯罪,是违法行为。”
陈宝生表示,解决校园欺凌问题要树立法治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社会共识。同时要建立校园安全防范机制以及校园外综合治理机制,要有专门的力量,比如保安人员。有的学校设立了法制副校长,陈宝生认为这个机制很好,正在推广。
谈“双一流”
上半年或公布第一批名单
“‘双一流’不是‘985’、‘211’的翻版,也不是升级版,更不是山寨版。”
陈宝生说,“双一流”是2015年以后我国产生的一个新词汇。“双一流”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它的定性就是八个字——中国特色、世界一流。
陈宝生透露,最近正在组建专家委员会,在专家委员会基础上确定标准,进行遴选,争取上半年公布第一批建设“双一流”学校和学科的名单。
“双一流”将明确遴选范围,部属高校和地方高校是平等的。“它是动态筛选,是有周期的,不是终身制、固化的。一个周期完结的时候,如果不行,请让位”。
谈校园足球
2020年足球特色学校达4万所
“中国足球屡败屡战、屡战屡败,很多人看后发誓说不想再看。校园足球是总书记的嘱托,总书记非常重视足球事业发展。”
陈宝生说,校园足球是中国足球长期发展的突破口。我国已经有1.3万个足球特色学校,2020年要达到4万所。此外,还确定了近70个校园足球特色县、4个改革试验区。
校园足球教学水平方面也有所提高,编制了教学规范指南、教学方案,对20多万名特色校长、教练员、体育老师、裁判进行了培训。赛事交流方面,去年一年共举行了20项赛事、950多场次,7500名高中生、大学生参加了比赛,从中遴选了243名外籍教师到特色学校、中小学任教。拟选一批教练员、运动员到英国、法国、西班牙进行交流。“目标就是一个,把中国足球搞上去”。
谈“孔雀东南飞”
将用制度遏制恶性竞争
“你把人家的人才挖走了,不是‘抽血’吗?你挖人家的人才,实际上是在挖人家的命根。”
西部地区包括东北地区高校人才流失的现象又有抬头之势,陈宝生说,党和政府为解决这个问题采取了很多措施,但人才外流的趋势总是遏制不住,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形成一个高潮,蔓延开来。“‘孔雀东南飞’仅仅靠呼吁手下留情是不够的”。陈宝生介绍,今年2月份已经发了一个通知,要求东部高校对人才引进作出规范,通过这样的办法遏制恶性竞争。同时,各高校要对人才聘用合同契约加强管理,对引进各种人才加强规范,让他们遵守契约,在约定期内不要跳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