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苏俊:采暖季“限量保供”将缓解

2017-03-14 14:01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采暖季“限量保供”将缓解

千龙-法晚联合报道(记者 耿学清 实习生 武玉姗)北京今年采暖季明天(15日)就将结束,而在上个采暖季,北京出现了两次天然气“限量保供”的情况。

《法制晚报》记者昨日采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生产经营管理部总经理苏俊。他表示,“限量保供”现象将会缓解。在油品供应和蓝天保卫战上,中石油对“京六油”的供应完全能保证,并已做好河北天津油品的升级准备。

谈北京供气 各方开源节流保首都用气

2015-2016年北京采暖季,北京市曾出现两次“限量保供”现象。

第一次启动“限量保供”在2015年12月26日,当时受大雾影响,中石油进口液化天然气运输船(LNG)到港后暂时无法卸载,导致北京用气出现紧缺,公共建筑室内采暖温度严格限制在14℃以内,暂停各工业企业生产用气,“限量保供”措施于3日后解除。

第二次启动在2016年1月29日,据北京市市政市容委(现城市管理委)通报,由于1月份以来北京遭遇持续寒冷天气,天然气需求大幅增长,中石油资源供应再次出现短缺,启动天然气供应应急措施。

苏俊表示,总体来看,天然气目前都还保得可以,去年采暖季LNG由于雾霾靠不上岸,推迟了几天。

针对为什么要用LNG来保障用气的疑问,苏俊说,北京的供气峰谷差太大,冬天的供气和夏天的供气原来差4倍,现在差8倍,平常夏季就用2000-3000万方,但是到冬季用量就在1亿方以上,差8000多万方,这个峰值必须要用LNG等其他储蓄设施来保证。

苏俊表示,“限量保供”这种情况会缓解。同时他认为,供需双方要合同管理。“预计今年冬天用多少气,就应该跟供气单位签合同”,苏俊说,在供气单位无法保证的前提下,比如去年北京市自己买了9船LNG。“在这样的基础上,最需要的时候,就肯定会保证”。

开源也要节流,对于冬季供气,苏俊呼吁各方面大家都要发力,城市运行要节约利用能源,居民采暖温度也要适当、不能太高。

谈油品升级 三厂保障“京六油”供应

为了进一步治理大气污染、降低汽车尾气排放问题,3月1日起,经过两个月的置换过渡期,北京全面推行京六标准汽、柴油。北京市在全国率先进入第六阶段车用油品标准时代。   

据北京市环保局的资料显示,京六标准的技术指标参照了目前国际最严格的车用燃油标准。中国石油华北石化有关专家称,“新标准对油品的要求精益求精,与现行国五标准比,烯烃、芳烃含量限值可以说是断崖式降低。”

如此高标准的“京六油”供应如何?会否出现“断供”情况?

苏俊告诉记者,中石油用了三个炼厂来保证“京六油”的供应,从量上保证不出问题。此外,此次北京率先实现的京六标准将比国六更加严格。

根据北京市环保部门统计,预计使用京六油品后,在用汽油车颗粒物排放降幅可达10%,非甲烷有机气体和氮氧化物总体上减排8%至12%;在用柴油车氮氧化物可下降4.6%,颗粒物下降9.1%,将对大气污染治理产生极大推动作用。

谈蓝天保卫战 已做好津冀油品升级准备

“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今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喊出了向治理空气污染攻坚的口号。

此前,苏俊代表在接受《吉林日报》采访时表示,今年国际油价低位趋稳向好,我们要加强国企改革,推进石油、天然气专项改革工作,打好蓝天保卫战。

苏俊建议,燃油消费税要后移,这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有利于企业发展;国家制定出台推进煤改气政策,严格实施煤炭总量控制和禁煤区,把地方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纳入考核体系。鼓励供气企业实现大用户直供,向燃煤锅炉、窑炉改气企业提供低息贷款,节约的土地收益返还。研究制定对困难居民煤改气的定向补贴机制;国家出台扶持天然气发电政策,鼓励电代煤。

当前,北京油品已经进入了京六时代,针对同在京津冀空气污染地区的河北、天津,苏俊表示,一方面需要政府的协同效应,由京津冀的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等部门通盘考虑。另一方面,中石油在两地油品升级上已经做好准备。苏俊表示,“河北、天津如果要跟上北京,应该没问题,我们都做好积极准备了。”

责任编辑:魏超(QN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