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法晚联合报道(记者 王岗) 昨日(13日)上午,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据介绍,截至2017年3月7日17时,全国政协共收到提案5210件。总体看,本次政协会议提案数量略有下降,质量有所提升,选题准、调研深、情况明、分析透、建议实的提案明显增多。
何帮喜委员:把智能制造提升为国家战略
“从长远看,发展大数据智能制造是国家自强的催化器、是维护中国民族核心利益的有效手段、是国富民强的必由之路。”全国政协委员何帮喜认为,工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
何帮喜委员表示,要实现工业强国,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愿景,从宏观层面来说,就必须着眼长远,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制造业发展有整体规划,将其发展路线提升为国家战略。
段祺华委员:应严惩传播谣言
对于网络上的违法现象,全国政协委员段祺华表示,虽然我国有相关处罚规定,但其一般适用于情节比较严重的行为。
“我们需要制定更严厉更细致的法律法规,只要是谣言、侵犯公民隐私的,一经发现,就删除其文章、封号,并处以罚款。” 段祺华建议依法限制自媒体的内容界限,网络媒体和平面媒体应该有一样的监管标准。
同时他认为,落实平台企业监管责任尤为重要。微博、微信等平台企业,其分享着流量和广告等带来的收益,应该停止发“谣言财”、“抄袭财”。
周健民委员:不治土壤疾病,就没有舌尖上的安全
民以食为天,土壤一旦污染,“菜篮子”和“米袋子”就会受到威胁。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南京分院院长周健民介绍,当前我国土壤污染总体形势严峻,如果不治土壤疾病,就无法保证舌尖上的安全。
他表示,我国大多数土壤目前还是清洁土壤,应采取严格措施加以保护。对土壤污染风险高发区,可采用“边生产、边修复”的治理模式,通过种植结构调整等措施,确保农用地得到安全利用。
周健民认为,应深入开展农兽药残留超标,特别是养殖业滥用抗生素治理,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追溯监管综合服务平台。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本报联合今日头条、UC头条开设“两会微读”栏目,整合6亿资讯数据,详解当天热点话题网络舆情。
数据显示,3日以来,多位委员提案经由媒体报道后,得到网友关注并认可,其中脱贫攻坚、环境保护、全面二孩成热门话题。
本报微调查结果显示,38%的网友比较关注脱贫攻坚工作的效率和公平性, 41%的网友期待加大对环境违法的监管惩罚力度;关于全面二孩,超六成网友希望政府释放教育、医疗等配套措施。
巩富文委员:适度扩大公益诉讼适用范围
“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试点工作,是检察工作的亮点,也会成为今年两会的亮点。”3月7日,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检察院副检察长巩富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现在的公益诉讼主要涉及五个领域,即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国有资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巩富文建议,可以适度扩大公益诉讼的案件适用范围,此外,还应建立适用公益诉讼的特别程序。
熊思东委员:延长男性陪产假期限
熊思东委员建议应该延长二孩产假、陪产假期限,建立允许父母双方都休产假的人性化管理制度。
熊思东表示,通过延长男性陪产假,提升男性抚养孩子、从事家务的意识,建立起男女双方共同承担育儿责任、共同分担家务的家庭模式。男女双方产假的平衡,也有利于减轻职场对女性的歧视。
此外,考虑到二孩家庭经济负担增加,熊思东建议,对于二孩家庭应该给予一些税收上的抵扣、减免,缓解经济压力。
数据来源:今日头条 UC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