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的思想人生与百年孤独:飞沙不解流星泪(15)

2016-01-29 14:33 新华悦读

打印 放大 缩小

二、暗杀,少壮军人的家常便饭

20世纪20年代,是张学良与日本接触最多的时期。而这一时期既是日本政党政治的鼎盛之际,也是日本法西斯运动兴起之时。为推翻政党政治,军部建立了名目繁多的法西斯组织,日本开始走向法西斯化。

日本军队法西斯化的组织起点,从时间上,一般认为是1921年,地点是德国南部一个叫巴登的地方。两名赴德国考察的军官小畑敏四郎(注:小畑敏四郎(1885—1947),曾任驻俄罗斯武官。1921年10月,与陆士同期的永田铁山、冈村宁次一起,在德国南部的巴登巴登举行会议,达成以打倒陆军的萨长派系为目标的“巴登巴登密约”。后依靠荒木的皇道派与永田铁山的统治派争夺陆军领导权。1932年晋升少将、参谋本部第三部长。次年作陆军大学校长。1936年晋升中将。“二二六”事件后编入预备役。)、冈村宁次和时任日本驻瑞士武官永田铁山三人在莱茵河畔的巴登巴登温泉聚会(注:冈村宁次(1884—1966),日本陆军大将,侵华战争主要战犯。制造“五三”济南惨案的主凶之一。1933年,代表日方迫使国民党当局与之签订了屈辱的《塘沽协定》。1941—1944年,疯狂推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1945年11月,中共将其列为头号战犯,后被蒋介石聘为台湾高级教官。永田铁山(1884—1935),日本陆军中将,被誉为“日本军中第一大脑”。早年留学德国。曾任驻丹麦、瑞典官员,驻瑞士武官。1926年起历任陆军省整备局动员课长、军务局局长等职。长期从事军事动员、体制的整备,为总动员体制奠定基础,是统制派重要人物。1935年8月被皇道派的陆军中佐相泽三郎斩杀。),畅谈“改造”日本军队使之法西斯化的“宏大伟业”,图谋彻底推翻文官政体等问题。几天后,后来臭名昭著的东条英机也加入其中,订立了归国后将全力推动改造日本的盟约,结成了日后在军界政坛的盟友集团。归国后,因他们经常在一家名为“二叶居”的料理店活动,取名“二叶会”。二叶会主要成员以士官第16期同学为中心,人数不多,最多时不过50人,中国人熟知的还有炸死张作霖的首犯河本大作(注:河本大作(1883—1955),关东军高级参谋,炸死张作霖的首犯。)、“九一八”事变策划人之一板垣征四郎等(注:板垣征四郎(1885—1948),日本陆军大将,甲级战犯之一。1931年与石原莞尔共同策划“九一八”事变。1938年任陆军大臣。次年任支那派遣军总参谋长。战后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绞刑。)。不久在军队内部出现了众多形式的法西斯团体,如“木曜会”、“天剑党”、“王师会”、“樱会”等等。他们猛烈攻击资产阶级政党政治,极力倡导法西斯主义的独裁和集权,制造了一连串的暗杀、政变等恐怖事件。

在日本本土之外,搞的最大阴谋就是“皇姑屯事件”。

炸车案发生不到一小时,奉天交涉总署即向日本打去抗议电话,日方百般抵赖。当日上午,奉天交涉总署和日本总领馆会同调查,日方认为是“南方便衣队投掷的炸弹”,中方反驳:“爆炸如此猛烈,绝非人力所能投掷。”日本媒体也报道:“张作霖氏所乘列车,在通过皇姑屯站后不远的与满铁交叉路口处,被中国南方便衣队向列车所投掷的炸弹袭击。” (注:〔日〕《读卖新闻》第18413号,1928年6月5日,第2版。)“现已查明,张作霖氏所搭乘的列车爆炸计划系事件现场附近之南方便衣队所为。” (注:〔日〕《大阪每日新闻》第16184号,1928年6月5日,第1版。)

日本政府明知凶手是谁,但一直守口如瓶,不承认是日本人所为。

张学良说:“当时他不承认,不承认不行,他没有法子不承认。他那个炸药,他那人,有几件事他都没法子推赖。(注:事后经调查发现:1将200磅裂性炸药安放在铁路桥下石柱顶处,得需几个人6小时的工作才能完成;2依据炸车现场判断只有通电流才能进行控制,才能控制得如此准确,专家认定这些只能出于工兵之手;3炸车的前一天晚上,该处守卫甚严,以防他人窥破秘密;4前一天中方提出由中方派军警担任桥上警戒,被日方拒绝,并说由他们承担守卫责任。)头一样,他炸断那个桥梁的时候,……南满路火车停下来了。为什么火车不开?这很简单,谁能让他火车不开?好几个钟头他等着我父亲那车通过,他把那事情都预备好了,火车没打那儿过呀。(日本满铁的)火车在(桥梁)上头过,我们中国的车在底下过。这个事他没法推诿,为什么呢?那桥梁谁能给他下上炸药?”

中方因证据的原因明知是日本人所为,但无法彻底推翻日本人的抵赖;日本政府很快查明了真凶,但自知在他国土地上谋杀他国国家元首,这在世界历史上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恐怖事件,一旦承认必遭世界谴责。这样,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东京国际法庭开审时,当年按动爆炸按钮的东宫隆吉才说出真相,之后,身在中国太原战犯管理所的河本大作才承认“我杀死了张作霖”。

时为二叶会主要成员的河本大作接任了关东军参谋一职,又一次来到中国东北。“来到好久没来的东北,我却不禁大为惊愕。张作霖神气得很,同时因为二十一条问题,整个东北充满着排日的气氛。”奉天排日,“完全出自张作霖的主意,绝非民众之以日本为敌。张作霖的目的是,依靠欧美来赶走日本。”“我认为,只要打倒张作霖一个人”,“把这个头子干掉,他们便会四分五裂,而在没有出现第二个张作霖以前,他们是不知所措的。”“干掉头子。除此而外,没有解决满洲问题的第二条路。只要干掉张作霖就行。”“村岗将军也终于得出这个结论。”于是,有人提出让驻华北日军在华北干掉张作霖。河本大作说:“不要多此一举,万一失败了怎么办?”“不要给军方或国家负任何责任,而由一个人去负一切责任,否则虎视眈眈的列国,一定会乘这个求之不得的机会来胡搞。所以由我来干好了。”“袭击火车?还是用炸药炸毁火车?只有用这两种方法。如果用第一个方法,马上知道是日军干的。如果用第二种方法,或能不留痕迹地达成目的。因而,我选择了第二个方法。”当张作霖的专车开到河本大作预埋炸药的皇姑屯三洞桥时,“与轰隆的炸声之同时,黑烟飞扬两百公尺上空。我以为张作霖的骨头也飞上天空了。”

日本不仅暗杀了张作霖,还隐瞒真相,臼井胜美在《张学良与日本》一书中写道:炸死张作霖事件,尔后经过“九一八”事变、中日战争,成为侵略中国的第一步。值得注意的是,继河本之后出任关东军高级参谋的板垣征四郎,在这个事件三年后的1931年,竟也搞出炸毁列车的阴谋事件(“九一八”事件)……关东军一个参谋的阴谋,产生陆军激进派的第二、第三个阴谋,如此这般,日本终于走上全是泥沼的15年战争道路。

日本如果严格处分设谋的河本等人,并向世界认错,关东军或许不会再有第二、第三个阴谋也说不定。在此种意义上说,如何处理炸死张作霖的事件,对尔后日本的走向,实有决定性意义。而日本天皇在其《独白录》中这样说:“自发生此事件以后,凡是内阁上奏,我即使有反对意见,也决心予以批准。”从此以后,昭和天皇便努力做个对军部的独断专行不说“不可”的“沉默帝王”。至此,军方借口天皇统帅权,干预政治日甚,无从抑制军部独断专行的日本,遂走上覆败之路。

炸死张作霖的凶手未被严厉处分,河本所在的二叶会改头换面为“一夕会”,田中内阁不久被解散,(注:田中义一(1864—1929),日本第26任首相。在任期间,推行满蒙分离政策,阻挠中国统一。“皇姑屯事件”后,昭和天皇借口在炸死张作霖事件上他的上奏前后矛盾,将其罢免。)日本国家政治在军人的操纵下走向登峰造极,对外,扩张加剧,其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对内也一样,推行“铁血”政治,对不同政见者实施恐怖暗杀。取代田中内阁上台的滨口内阁,尽管继续奉行上届政府的对外扩张政策,但仍不能满足法西斯军人的胃口。1930年春,滨口派代表团出席伦敦海军裁军会议,签订了限制海军舰艇规模的《伦敦条约》,立即激起日本国内海军的反对。是年11月,滨口被法西斯团体行刺于东京车站。滨口遇刺,拉开了日本法西斯势力对政党政治进行总攻的序幕。接着发生了“三月事件”、“十月事件”。(注:1931年3月,以桥本欣五郎为首的樱会少壮派军官同大川周明等民间法西斯分子勾结,预定于3月20日调动军队包围议会,迫使继滨口之后的代理首相币原喜重郎内阁总辞职,建立以陆相宇垣一成为首的军部独裁政府,但这一政变计划由于永田铁山、冈村宁次等人因条件不成熟予以反对而最终未能实施,史称“三月事件”。“九一八”事变后,当时的若槻礼次郎内阁主张“不扩大”方针,激起主张以武力彻底解决“满蒙问题”的军部法西斯势力的强烈不满。在“三月事件”中受挫的以桥本为首的樱会急进派再次与大川周明勾结,预定于1931年10月,杀死首相若槻等人,建立以法西斯头目荒木贞夫中将为首相、建川美次陆军少将为外相的军部法西斯政权。但这一政变计划也由于知情者告密而流产,史称“十月事件”。)

“十月事件”后,若槻内阁总辞职,组成了以犬养毅为首的政友会内阁。政友会总裁犬养毅是日本著名政党政治家,一生为实现政党政治奔走呼号。由于在如何控制中国东北问题上与军部意见分歧,法西斯军人便于1932年5月15日,将77岁的犬养毅乱枪打死于官邸,史称“五一五事件”。

他把他元老重臣,把他自己的长官都给杀了,因为这些人不赞成他们这样做,那你还说什么?他对国内如此,那对国外他想要怎么办就怎么办了。

日本陆军部的人事局局长也是一个中将……他在他办公的屋子里,被一个日本的中校,拿出刀来把他刺死了。……日本这个军人狂妄到什么程度?他(被杀者)很有地位的人,等于咱们国防部一个次长一样。这个人很稳健的。大概也是与中日关系有关系。他跟他说话之间,那时日本人带刀,他拿出刀就把他杀了。

张学良讲的“中将”应该是二叶会发起人永田铁山。

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陆军内部分化为互相排斥的两个派系:一派主张通过政变方式控制政权,实行军部法西斯独裁。由于此派开口闭口不离“皇道”,故被称为“皇道派”。其代表人物为荒木贞夫大将,(注:荒木贞夫(1877—1966),历任日本陆军大学校长、教育总监、犬养毅内阁陆军大臣。1932年1月,作为陆军大臣前往枢密院接受质询。一位顾问官问日本军人发动“九一八”事变的目的、目标及其范围是什么?荒木回答道:“目的是维持满洲治安,目标是张学良,范围是张学良统治下的东四省。”“不是东三省吗?”“那是过去。张学良亲自说过,包括热河在内,是东四省。”“如果是以张学良为目标,那么他要是到了北平,我们也要进军北平吗?”“他去北平,若扰乱满洲治安,我们如不进军北平,就难保满洲治安,国防的基础也无法建立。”“九一八”事变时,他叫嚣要退出国联,“一·二八”事变爆发后,屡次促成对华增兵,不断使战争升级。在“皇道派”与“统制派”的角逐中,他是“皇道派”的精神领袖。日本投降后,荒木贞夫成为首名被起诉的甲级战犯。在定罪量刑时,以一票之差侥幸逃过了绞首刑,被判无期徒刑。)其成员多为思想偏激的青年中下级军官。另一派多为陆军中上层军官。认为皇道派主张的血腥政变不利于军队和政局的稳定,主张运用军部的现有地位,在对外侵略战争中逐步扩大势力,以自上而下的合法手段改造国家,建立军部控制的法西斯政权,被称作“统制派”。

其实两派在建立法西斯政权这一根本问题上是一致的,只是在具体的方法、步骤方面存在着分歧和矛盾。1934年,皇道派精神领袖荒木贞夫担任的陆军大臣一职,由统制派林铣十郎大将接任(注:林铣十郎(1876—1943),“九一八”事变时任日本驻朝鲜军司令官,与关东军配合,发动对中国东北的进攻,被称为“越境将军”。1937年2月就任第33届内阁总理大臣,四个月之后下台。他虽名义上为统制派代表人物,却不能控制实权。)。统制派中坚人物永田铁山被提升为军务局长,这是仅次于陆军大臣和次长的实权职位。至此,统制派取代皇道派,确立了对陆军的绝对支配权。1935年6月,任军务局长的永田铁山前往中国东北视察,8月回到日本后,皇道派陆军中佐相泽三郎闯入永田军务局长室,拔出军刀将其砍杀。

永田铁山死时为少将,死后被追认为陆军中将。永田事件之后,统制派对皇道派进行报复,导致皇道派更加激烈反弹,1936年爆发了日本近代史上最为血腥的“二二六”事件。2月26日凌晨,皇道派青年军官率领千余名保卫皇宫的精锐士兵,分头刺杀“天皇周围的坏人”。袭击首相官邸,68岁的首相冈田启介被秘书推进密室藏了起来,自己跑到院子里,被冲上来的叛军误认为是首相打死了,首相戏剧性逃脱。主张遵守华盛顿海军条约的内大臣(日本海军大将,第30任首相),78岁的斋藤实身中47枪。统制派人物、教育总监渡边锭太郎(陆军大将)在床上先挨了一梭子子弹,死后又被剁下了头颅。82岁高龄的财政大臣高桥是清还没起床,就先挨了一梭子子弹,后被砍断右臂,死后腹部又被铰了几刀。

我后来我就说,日本这个国家没有亡啊,真是上帝的恩典。你这个军人疯狂到什么程度!无论什么人,不但是对外,你就对内,不听你的话你就杀,他把那元老重臣给杀了多少!他自己的长官,大将都杀了好几个,都是那个少壮派。你这个国家闹成这样子,一个国家,一个事情,一个……你即便想做生意做事情,你就是做一个铺子,你没有纪律,你这生意也做不好啊。一个国家,都没有纪律了,我说你这日本没亡啊,那真是上帝的恩典,这样情形的国家一定要亡的。这还是个国家吗?

因发动“二二六”事件的皇道派军官散发的“宣言”中声称,要清君侧,粉碎重臣集团,主张军部独裁、国家政权法西斯化,认为元老、重臣、军阀、财阀、官僚、政党均为元凶障碍,使自己陷于孤立,政变很快被镇压。统制派趁机进行了大规模人事“整肃”,确立了对整个陆军和军部的绝对控制,军部法西斯内部实现了空前的统一,老财阀也开始向军人转向,四大财阀开始支持军方,“军财抱合”,使军部实力超过政党,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角。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皇道派发动政变时所追求的目标,例如军部独裁、国家政权法西斯化等,在政变失败后反而在统制派领导下得以实现,确定了全面对外进行侵略扩张的国策。这样,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体制,在“二二六”暴乱之后,最后确立起来。

日本军人的狂妄将日本极端政治的残酷性发展到极致,对内部不同政见者的恐怖,表现在对外方面是对邻国的凌辱,内外两条线平行恣肆、互相映衬、内外相促,使日本政治的极端性统一于一个整体,发展到了极限。从日本近代倒幕运动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暗杀成为日本政治史上的一道黑色标志。

在此期间,中国的国家元首张作霖、朝鲜的明成皇后均在本国遭日本人暗杀身亡;俄国的皇太子尼古拉、清朝重臣李鸿章均在日本遭到恐怖袭击;日本首相级(包括准首相级)人物遭到暗杀(包括被谋暗杀和未遂)的超过20人。(注:1860年,江彦根藩主、江户幕府末期的大佬井伊直弼(1815—1860)在樱田门外被倒幕志士暗杀。1869年,兵部省大辅(副部长)、被后人誉为日本“军制之父”的大村益次郎遇刺身受重伤,两个月后不治身亡。1878年,日本明治首届内务卿(相当于后来的首相)有“东洋俾斯麦”之称的大久保利通被民权志士刺杀,当场毙命。1889年,文部大臣,日本明治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森有礼被暗杀。1889年,外相大隈重信遭遇玄洋社暗杀,被炸掉一只脚,幸而未死。1892年,俄国皇太子尼古拉(后来的沙皇尼古拉二世)访问日本,被警察刺伤头部,逃回俄国。1895年,清朝北洋通商大臣在日本交涉马关条约签订问题时,被刺客开枪击中面部,血染官服,当场昏倒。1895年,朝鲜近代史上的女政治家明成皇后,被日本人暗杀于宫中。1901年,日本自由党领袖、伊藤博文内阁邮政大臣遇刺身亡。1921年,首相原敬在东京火车站被刺透胸部,当场死亡。1930年,“狮子宰相”滨口雄幸在东京火车站被枪击。)

日本首相犬养毅曾表示:首相竟然可以受到袭击的这个国家,真是“寒不可耐”。

责任编辑:张普(QN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