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审议慈善法草案:网上公开募捐限制放宽(4)

2016-03-10 14:59 法制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网上公开募捐限制放宽

我国为什么要慈善立法?

发展现状

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很快,2006年中国全社会慈善捐赠总额是100亿人民币,到目前增长到1000亿人民币,但是在监管方面面临一些困难,存在一些不足。

现存问题

·慈善组织内部治理尚不健全

·慈善组织运作不尽规范

·行业自律机制尚未形成

·全社会慈善氛围不够浓厚

立法目的

·汇聚资源扶贫

·让捐赠者得到更好保障

·让求助者有章可循

·净化慈善环境,让欺诈行为受到惩处

你需要知道的8件事!

1 我家人得了大病,能发起微博捐款吗?

规定个人不得采取公开募捐方式,主要是为了防止出现诈捐等鱼龙混杂的局面。慈善法草案规定,可以与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合作,招募的款物也会由慈善组织管理。

2 只要是慈善组织,就可以在网上发起募捐吗?

依法登记或者认定满两年的慈善组织,可以向原登记的民政部门申请公开募捐资格。确认一个慈善组织是否有公开募捐资格,可以查看其是否持有“公开募捐资格证书”。

3 单位总是组织捐款,我可以说“不”吗?

遇到这种情况,不妨多问一句:是给谁捐款?捐到哪里去?

慈善法草案规定,开展募捐活动,不得摊派或变相摊派。如果不是出于自愿,是可以拒绝的。

4 我怎么知道自己捐的钱有没有被挪用?

慈善法草案规定,慈善组织应当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开募捐情况。公开募捐周期大于六个月的,至少每三个月公开一次募捐的具体情况,公开募捐活动结束后三个月内应当全面公开募捐情况。

5 我是一名企业家,捐款能减免税收吗?

慈善法草案明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财产用于慈善活动的,依法享受税收优惠。

6 公开承诺捐款的,不兑现怎么办?

慈善组织或者其他接受捐赠的人可以要求交付;捐赠人拒不交付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者起诉。

7 骗取捐款,将受到什么惩处?

国家鼓励公众、媒体对慈善活动进行监督,对假冒慈善名义骗取财产或者慈善组织、慈善信托违法违规行为予以曝光。

假冒慈善名义骗取财产的,由公安机关依法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 钱捐了以后,怎么花我还有发言权吗?

慈善法草案规定:受益人未按照协议使用资助财产或者有其他严重违反协议情形的,慈善组织有权要求其改正;拒不改正的,慈善组织有权解除协议并要求受益人返还财产。

责任编辑:包萌(QN0017)  作者:温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