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地方谈】鱼与环境兼得守护莼鲈之思

2017-03-08 17:35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QQ图片20170306143301

农业

  3月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副部长张桃林就“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新华网/中国政府网 翟子赫 摄

3月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针对水产品和生态环境问题,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中国人爱吃鱼,讲年年有余,无鱼不成席。我们要既保吃鱼又保环境,和谐共生。

“脍缕鲜仍细,莼丝滑且柔。”古人爱吃鱼,今人也一样,不仅过年过节要吃鱼,还几乎天天吃鱼,不但吃四大家鱼,还吃高档海鲜,野生河鲜。这给渔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挑战。

20世纪80年代,农产品的收购和流通制度改革首先从鱼开始,历经10年左右的时间,城乡居民吃鱼难的问题基本解决。水产品总量问题量解决了,生态问题以及由此连带的产品质量问题又成为渔业成长中遇到的新烦恼。利益驱使之下,过度捕捞造成鱼越捞越小、越捞越少;密集养殖,造成水质恶化。消费者偏爱活鱼,而活鱼长途运输容易死,一些经营者就非法添加孔雀石绿、硝基呋喃。

“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继味觉享受之后,饮食安全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渔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至关重要。水生保护区全面禁捕;实施资源总量管理制度,“十三五”期间,沿海减少2万艘渔船;开展“绝户网”和涉渔的“三无”船舶进行清理整治,实施更严格的休渔和禁渔制度;推进渔业的科学布局;发展海洋牧场。一尾小小的鱼儿,牵出的这一系列措施,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鲜活地呈现在餐桌上,“吃货们”可以放心地敞开吃了。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对于饮食的极致追求,从古至今从未松懈,连治国,都云“治大国如烹小鲜”。鲈鱼脍轻易勾起了季鹰的思乡情,食物一直以来连接着我们的味蕾和家乡的记忆。如今,五日一见花猪肉,十日一遇黄鸡粥,食物丰富之余,却引来人言天下无正味的无奈。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懈地追求食物与生态的和谐,“故乡归去来,岁晚思鲈莼”的美好味觉记忆一定会随之归来。(千龙网评论员 李泽杰)

2017全国两会系列评论之一:送的是民生“定心丸”传递的是获得感

2017全国两会系列评论之二:中国经济用成绩单回应“悲观论”

2017全国两会系列评论之三:网络提速降费真是蛮拼的

2017全国两会系列评论之四:政府坚持过紧日子以节用裕民

2017全国两会系列评论之五:“绣花”让城市颜值和内涵齐飞

2017全国两会系列评论之六:给足阳光“双创”更灿烂

责任编辑:倪恒虎(QU0012)  作者:李泽杰